
汉堡-哥本哈根-柏林
十一日。早上出发前还头一次用电熨斗熨烫衬衫。今天依旧是绵绵小雨,好像秋天的红色和金色都要被洗掉了。

第一站是柏林。只是走马观花地闲逛了一圈,就出发去汉堡了。
与慕尼黑比起来,柏林算不上繁华。施普雷河从城市中心穿过,宽阔的道路和大片的广场绿地,都有种空旷的感觉。既有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也有铁锈般的历史遗物。 继续阅读 →
十一日。早上出发前还头一次用电熨斗熨烫衬衫。今天依旧是绵绵小雨,好像秋天的红色和金色都要被洗掉了。
第一站是柏林。只是走马观花地闲逛了一圈,就出发去汉堡了。
与慕尼黑比起来,柏林算不上繁华。施普雷河从城市中心穿过,宽阔的道路和大片的广场绿地,都有种空旷的感觉。既有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也有铁锈般的历史遗物。 继续阅读 →
中秋节和玥辛,小童,Paula 去了一家蒸汽朋克风格的酒吧。在芬兰也就去过两次酒吧,上次也是和 Paula 一起。自己一个人是完全不会想到来这里的。玥辛说,听你讲要来酒吧玩,大家都吃了一惊。其实最奇怪的是,为啥庆祝中秋节要来酒吧呢。
向玥辛学着点了一杯酒,告诉调酒师你想要什么感觉的,他会发挥创意给你调一杯。得到的东西总是出乎意料,比如我的是一种奇怪的水果调配而成,酸酸涩涩的无酒精的酒。小童喝了一杯又点一杯,如果不是因为心疼钱的话,她大概要一直喝下去吧。
酒吧里到处是各种十九世纪的装饰。吧台上吊着一个飞艇,墙上装的是各种蒸汽管道和机械仪表。随处可以见到飞行员的眼镜,或是潜水员的头盔。大概是海底两万里那种感觉。参加完活动的芬兰学生,在酒吧里坐得满满的,走了一拨,又来一拨。舞台上的重金属摇滚歌手用尽力气嘶吼,面对面都能很难听见谈话的声音。偶尔从管道喷出的蒸汽,像是原始潜艇里的某种机器在运作。
互相品尝了以下别人的酒,分了一块蛋黄莲蓉月饼,还有芥末豆。聊了好多好多,直到乐队演出开始,说话的声音几乎完全听不到。
上一次聚在一起,还是夏天最明媚的时候。太阳好像不会落下,人也会忘记回家的时间。
每天晚上,打开台灯,拿起铅笔,伏在画纸上画一些喜欢的东西。画画的时候,时间会很快地过去。只要能稍微温暖自己的话,这样继续画下去也不错。
前些天,发狂一样地想离开芬兰。在这里孤身一人,好像在慢慢地枯萎下去。在这里或是在其他地方,又有多少不同呢。如果一直去追随或依赖某个人的话,会永远孤独下去的。那些幸福的人,大概都是能从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来来往往的人之中,获得温暖的吧。那些像水和空气一样平常的陪伴,才是好好活下去的关键。
要表达自己,确实是很难的。
即使是这样,也要一遍遍去表达那些重要的东西呀。
午夜出门扔垃圾的时候,路过小区的游乐园。想着,不如去秋千坐一会儿吧。
慢悠悠地荡着秋千,还是会想那些繁芜的事。像是有件似乎搞砸了的事情而无法确认。有个好朋友还在回家的火车上,会不会觉得很辛苦。还有明天是不是能收到一封很期待的回信。以及明天的剑术训练会不会很艰难。直到秋千慢慢停了。一阵风穿过了树叶,在这悄无声息的夜里,发出一些引人注意的声响。
我望着树的高处,突然间不知道要想什么好。也许是夜都看不下去了,想让我抛开那些无聊的烦恼。
坐在秋千上,谁也不会来打扰。可以哼一些记不大清的调子,可以无顾忌地自言自语。小灌木的叶子已经变黄,灯光下,是无数圆点一样的影子。黑色的树干上爬了缀满红叶的藤。它们的每一次摇曳,像人的心跳一样,也是有生命的。
如果我们是幸运的和幸福的,大概是因为我们可以随时决定去绕开那些一成不变的生活规律,像这样短暂地体会一些别人还未发现,或早已遗忘的东西。有时候什么都不想,比想明白点什么,更有价值。也许你在这一秒偶然抓住了生命和宇宙的答案,然后又悄悄将它放走了。
请不要担心呀,再留一小会儿,就回家了。
其实比梦境更容易消失的,是我们那些平凡的幸福时光呀。
需要多少次鼓起勇气,将内心每一块裂痕缝补,才能再一次打开未来的道路。
曾经为雨后凋零的花朵伤心,然而我们的年华也只是稍稍长了一些啊。
每一次遇见的人,也都会离开呢。
即使一开始就错了,也不需要遗憾自责。
在路灯下的秋千上,再最后放肆地哭一场吧。
温柔地,再去爱每个人吧。
人的大脑和躯体都是有损耗的,因此懒便是人们的天性。不管如何勤奋的人,还是需要放松和休息的。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克制,可以削弱天性懒惰的控制力。但这毕竟是很难的。
人是物质的,靠物理化学反应运转。甚至我们的思维也受限制于神经元的结构。
小学的时候,很难认真地听完一堂课。眼睛和耳朵总是不断地被教室窗外的世界吸引。大概我们的感官和神经更擅长发觉周遭的风吹草动,而不是集中注意在一件东西上很长时间。
以人的睿智灵性,本是应该做很多有创造力的工作的。然而我们很多时候,缺喜欢一些看似重复无趣的工作。比如许多打字员和程序员会爱上敲打键盘的感觉,而厨师也会很享受在同一道菜上精益求精。大概我们还是有一种抵触,或畏惧新选项的本能。在做我们很熟悉的工作的时候,会得到一种确认感。
动物生来便能区分同类和异类。而人虽然有着万物一体的理想,而生性还是排外的。我们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去接受那些与我们有着完全不同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族群。
人的感情,爱与恨,大概也是被物质所暗中推动的。美狄亚为了心爱之人背叛祖国并杀死了弟弟,而后又杀死了她那移情别恋的丈夫,甚至没有放过自己的孩子。我们在爱一个人的时候,或者恨一个人的时候,头脑都是不甚清醒的。本能的原始冲动与后天的认知在共同运转,碰撞。既非毫无道理,却又匪夷所思。
我们歌颂始终如一,却听闻更多见异思迁。纵使强大的精神,也敌不过一点激素水平的变化或者脑回结构的特性。我们还是知道的,“一心一意”很难做到,更难保持一辈子。但正因如此,它才会是一种闪耀夺目的追求,才会一直一直战斗下去。
未来的人工智能也许能够解决所有人类可以解决的问题,但它们永远不会像人一样思考和行动。因为我们始终是产生在不同的物质基础之上的。用少数总线连接的高密度计算核心,与高度互联的神经网络,相去甚远。机器越来越复杂,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不再了解集成电路和程序代码是如何运作的。而对于我们自己,则更是从未真正了解过。
所谓的贤者,就是引导世人脱离物质困囿,以意识主宰自我的人吧。从孔子到佛陀,虽然道不同,本质却是类似的。
圣人的出现总是意外。人的最终方向,是了解自己的物质性,和它一起生活和战斗下去。而不是简单地将其摒弃,像时钟一样存在。
向以为,识人盖如读书。人确似书,但是又似乎不是可以细读的。相识多年,也只是把这本书,誊写了一遍。虽有大概印象,然不能连贯透彻。以后的很多年,再细读其中字句,才能得其真意。誊写疏漏,或与原本相差甚远。虽是副本,皆是辛苦之所得,必珍惜爱护。所藏百千卷,无不是启蒙恩师。
与洵君彻夜相谈,偶有所得。
在这篇以前的文章都会自动同步到 Facebook,Twitter 和 Google+。但之后则不会了。这里会专门写一些很长,很隐晦的生活日记而不与人分享。一些技术研究还是分享的。
持续拔牙补牙的生活,着实是煎熬。
夏天就要过去了呀,可是你还是哪里都没有去。
过去认识一个人,总是靠一时直观的感觉。只是因为被说了不喜欢听的话,就不要再理睬他们了。或者只是觉得他们很俗气,就不要去了解了。这真是很错误的。就像叛逆期的少年,不理解父母的辛苦,只烦父母的念叨。就像倦怠期的恋人,只感受了言语的冷淡,忘却了相互扶持的不易。那些不是很符合自己喜好的人,可能正是人生中需要良师益友。反思过往,还未来得及感谢,就已经无缘再见,是最难过的事情了。
买了一大块排骨,挂在屋里做腊肉。
周末借了活动室放电影,吃着廉价零食,点了一盏小烛。《Mr. Bean's Holiday》和《Flipped》,都是很放松的故事。自娱自乐更需要花心思,既不要那么热闹,也不要太冷清。开心的时光过得仿佛更快,是因为我们更多地注意其他事物而忘记了记录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过孤寂痛苦的生活可以延长时间。因为当你去回忆它的时候,快乐的日子总是历历在目,而难过的日子却很少留下什么。
每天早晨拉开窗帘,望天空是晴是雨。
傍晚七点半,不太黑的阴天。超市门外的草坪上有一个小男孩正别扭地站着。他躲在黄色的邮桶后面,好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尴尬。手里牵着的小狗呆呆地一动也不动。每当有人看他,他的脸上就飘起一副紧张的,好想赶快回家的神情。他好像马上就要爆发了。
大概我小时候也是这样子吧。熬过很多无聊的日子之后,才想到要把每个无聊的时刻都变得有趣一点。
嘿,小朋友,你看我的动作像不像 Mr. Bean?他似乎更尴尬了。
骑着我的小破车,载着一大包牛奶,意大利面和大米。回忆着爸爸妈妈载着年幼的我去看望外公外婆。没有平坦的柏油路,没有路边的茵茵青草。我总是会漫不经心地睡着。
早晨去医院拔牙,由于出门匆忙而忘记吃早饭。打过麻药后医生说“Think something you like”。然而在我还没决定要想点什么的时候,牙齿已经被拔走了。第一颗拔掉的牙齿,就这样被丢进了医疗垃圾里。
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拔牙带来的感触却是比理发强烈得多。牙齿拔掉了就不会再长出来了。而且这种体验也是非比寻常,令人好奇且畏惧。
几次阴雨把夏天的余温消耗殆尽。傍晚时,荒野之上会聚集诡异的雾气。
小琛学姐近来身体状况不佳,希望她能慢慢好起来。各种大大小小的不幸,虽然外人可以尽力宽慰开解,终还是要自己承担。在改变现状之前,让内心先强悍起来。
上周五取到了毕业证,一个朴实平淡的完结。
偶然一次路过原来的住处,那屋前的草坪,孤单的秋千,和海边高高的芦苇……好像现在过的日子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