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76 Kudu Pro (2015) 使用报告

在买这台笔记本之前,找了很多专业网站和用户的测评。结果褒贬不一,大相径庭。于是我只好自己试一把了。这一篇只陈述我的使用体验,不做推荐或批评。

十七寸全高清屏幕,全尺寸背光键盘 (带数字键盘)。重量接近四千克,厚度接近四厘米。由于太重太大,几乎没法放在膝盖上用。

选择因素

第一个理由是 GNU/Linux 兼容性。虽然很多朋友都告诉我,现在大部分电脑装 GNU/Linux 都没问题。但我一直活跃在网络社区,不断有人提问说自己的机器有兼容性问题,比如显卡工作不正常,系统不能启动,网卡,声卡,读卡器的问题等等。所以我还是比较相信预装 GNU/Linux 的电脑。

第二个理由是定制灵活性。System76 的电脑可定制项目非常多,CPU 有最新的 Core i5 和 i7,内存可以升级到 16 GB,硬盘可选 SSD 。

第三个理由是屏幕分辨率。这个笔记本是全高清哑光屏幕,比较适合复杂的工作,同时开多个窗口。17 寸的大小使得字体和按钮不会看起太小。

性能

Intel Core i7 4710MQ

8 GB DDR3 1600

120 GB SSD SAMSUNG 840 EVO

速度很快,开机在 10 秒以内。大部分应用都能在 3 秒内打开。同时打开十几个软件也能流畅运行。能够玩 MegaGlest 和 SuperTuxKart 之类的小型 3D 游戏。

相同 CPU ,内存,硬盘和芯片组的电脑,不同品牌的性能是差不多的。加上 GNU/Linux 本身比 Windows 和 OSX 效率高,所以速度优势明显。

考验 PC 制造商的就是产品的可靠性了。

散热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功耗高,散热不好的笔记本,会导致续航时间短,噪音大,触感差,屏幕,主板,硬盘寿命下降等全面的劣势。这款电脑的散热一般,i7 CPU 功率大而又没有特别的散热措施。加上内部构造不合理,气流导致的噪音很大。

建议不要选择 7200 转的机械硬盘,它的发热量太大会加重散热问题。SSD 可减少发热。在发热,风扇高速转动的情况下,机械硬盘也容易损坏。

电池大概能用 3 个小时多一点。如今的笔记本很多能够达到 5 小时,所以这点算是劣势。

输入输出

屏幕亮度和饱和度都很高,没有因为哑光处理而变得太灰。

键盘很好用,背光在夜里没有灯的时候很方便。

扬声器在笔记本的底部,声音不大,音质也一般。

摄像头 200 万像素,非常清晰,色彩也很真实。

外观

纯工程塑料,看起来比较厚重。和主流电脑一样,表面有处理出来的花纹。

外观设计很一般,靠近电池的地方有一些很诡异的凸起。但比较一番,也比华硕联想的某些型号好看一点。

屏幕盖上的商标是双面胶贴的,我用手撕掉了,换成了学校的校徽。

用到第一个月的时候,发现有一颗螺丝掉了,卡进了 USB 孔里。

USB 插槽和外壳之间的缝隙比较大,经常插不上,晃动幅度大,用起来很不方便。

从桌子上摔过一次,没坏。但我觉得这个机器的防摔性能并不好,因为太重了。

GNU/Linux 兼容性

openSUSE 13.2 几乎没有任何不兼容的问题,发热量一般。只开 Firefox 浏览器和 LibreOffice 的话,风扇不怎么转。

Intel 核心显卡在 GNU/Linux 中的效率非常高,发热量不大。

触摸板三点触控在 KDE 中非常好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