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赫尔辛基艺术博物馆: Moomin ,艾未未,和其他人
刚来芬兰的第一个月就来过赫尔辛基艺术博物馆,可惜当时正在闭馆改建。后面一年多就一直没机会来看了。这次的起因是英语课作业:参观艺术展然后写一篇笔记。
继续阅读 →刚来芬兰的第一个月就来过赫尔辛基艺术博物馆,可惜当时正在闭馆改建。后面一年多就一直没机会来看了。这次的起因是英语课作业:参观艺术展然后写一篇笔记。
继续阅读 →下午回家的时候发现了 LDY 君寄来的明信片,是梵高的画。还有一块饼干,是东京晴空塔的魔法使形象。开心。
第一次蒸花卷,卷的时候挺难的,满手油。还不错哦。
来本次展览就是好奇在这样一个小博物馆的小展厅里会选哪些东西代表中国当代设计。其实我对中国设计也不了解,正好同班同学在此作解说,我就来补习一下。
此次展出只有五十件/套展品,大物件少,小物件多。名为「造·化—中国设计」(Artifact Beyond – Design in China Now)。
来的时候有点晚,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讲解都错过了。转过头来手机就没电了,照片没拍成。参考此处。
进门的时候就有一个很长的桌子,人们席地而坐,欣赏茶具和茶艺。这一部分确实很中国,又能看出融合了现代工艺和古法的构思。
这一堆椅子,错落的结构很有意思。但单个椅子就禁不起推敲了,好像太过简洁了,没什么趣味。
这扇子画得还是蛮用心的。
这扇子我家也有,好像从古到今没啥变化。
这两把扇子的每一片木条分别是北京或上海的一座高层建筑物。不过这放淘宝也就五块钱一把。
这块竹子很厉害,单片竹子热处理展平,不用胶水拼接。工艺自然形成的类似流水一样起伏的表面也很有意思。大巧不工,赞。
这一盘让我想起老妈做的烧卖。学姐做的包子也是开口的,嗯。
海报上的就是这个,画得很粗糙,有点杀马特了。
这个凳子工艺很高超,每一片竹子都要弯不同形状。
这把椅子看见很多次了,确实不错。坐在上面,无聊了还可以撕纸玩。
到此处手机没电了,后面就没有照片了。
吐槽一下大疆无人机,在这个展览里唯一一个完全不能体现中国设计的东西。或许应该放到中国科技展,中国制造展上吧。
由于寒冷的天气,赫尔辛基游乐园每年四月底才开,十月份就关闭。去年没赶上,这次趁小琛学姐回芬兰终于有机会来玩。
五月末终于像春天了,草地和树木突然变得超级绿。天空也是蓝蓝的,大朵大朵的白云。 继续阅读 →
9 日下午从赫尔辛基出发。由于那天还要上班,就拖着两个行李箱去公司了。走的时候,同事们还帮我提行李箱,开电梯,芬兰人民很热心。在赫尔辛基市中心,去机场非常方便,有好几班直达机场的公交车。
那天赫尔辛基好不容易是晴天,但是风很大,有点冷。中午没吃饭,在机场买了个三明治,味道怪怪的。等飞机的时候,有一个奇怪的越南老奶奶和我聊了半天。她说年轻人不要浪费时间在学校里,要长见识赚大钱,不为工作而学习,成为智者之类的。我就听着呗。
虽然很惧飞机,但是芬兰航空已经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航空公司了,也没得更好的选择了。我喜欢从窗口望机翼和引擎,在浙大的时候还计算过机翼的气流。飞行的时候耳朵很不舒服。 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