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Rush》(奔腾的代码)

[MV] 年少无知

黄贯中:年少无知

如果 命运能选择

十字街口你我踏出的每步更潇洒

如果 活着能坦白

旧日所相信价值不必接受时代的糟蹋

 

年少多好 顽劣多好

不甘安於封建制度里

迷信上街真理会达到

旗帜高举 群众声讨

不惜牺牲一切去上诉

权贵的想法太俗套

只可惜生活是一堆挫折

只可惜生命是必须妥协

 

年少多好 贫困多好

一蚊积蓄足以快乐到

廉价结他抒发我暴躁

财富得到 年岁不保

捐输不必讲究有回报

人世间总会有异数

只可惜生活是一声发泄

只可惜生命是一声抱歉 怕追到

 

如果 命运能选择

十字街口你我踏出的每步更潇洒

如果 活着能坦白

旧日所相信价值不必接受时代的糟蹋

 

年少多好 朋友多好

一番争执不会有被告

游戏竞争不会记入脑

年岁增长 无法修补

青春的诗总会老 时间多恐怖

如果 命运能选择

十字街口你我踏出的每步无用困惑

如果 活着能坦白

旧日所相信价值今天发现还未老

如果 命运能演习

现实中不致接纳一生每步残酷抉择

留守 过去的想法

我会否好像这样生於世上无目的鞭挞

年糕

image

装上轮子

image

反差

这两天我想了想Arron事件为什么国内外反应差这么多,一个原因是中国目前主流意识是在加强版权的阶段,而国外则是已经发现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有问题了;另外一个就是国内对被审核已经习惯了,对信息自由没有很切身的体会。—— Coiby

Aaron Swartz今年26岁,只比我大五岁。但他十年前所做的事情都不是我现在能企及的。
Aaron Swartz是Creative Commons的发起人之一。那时他已经意识到本应为世人共有的知识文献,却被少数罪恶的看守严密看管,借以收取高额的使用费用。
2010 年,Aaron Swartz创建了反对审查互联网的DemandProgress.org。2011年7月19日,他因数字偷窃而被捕,被控从在线学术期刊系统 JSTOR下载了480万篇学术论文。Aaron Swartz利用外置硬盘通过物理接触的方式从MIT内网运行脚本下载JSTOR论文。消息称JSTOR并无意起诉Aaron Swartz,但美国联邦检察官坚持要起诉Aaron Swartz。Aaron Swartz于2012年9月24日出席法庭听证会但拒绝认罪。
26岁这年,他自杀了。只有人生四分之一的时间,他所做的事,比好多长寿的人一生还多。
那些死亡的人不是失败者,真正的失败者是那些还活着却失去了反抗精神的人。——鹤仙人

明明就是一个贼,无论他以前做过什么。反抗网络审查,也不能掩盖他盗窃的事实。——流莹

他获取只是学术论文。——鹤仙人

别人的成果怎么就是共享的了?这就像开源世界的一些人认为商业软件闭源收费是种罪过一样。——流莹

学术论文背后的成果是谁资助的?学术成果难道不是属于全人类?
许多学术论文的成果都来自zf资助,来自tax,但普通人却还要通过向出版商付费获取这些…
而且向学术期刊投稿有稿费吗…——meo_meo

即便是牛顿的三大定律,也是人类的共有财富。我只是说知识应该给每个人平等获取的机会。
就学术研究而言,他们都已经发布到期刊上,为世人共享。我们才能在前人基础上继续研究。
实际上我谈的是一个知识共享的问题,而你说的是著作版权的问题。
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多为知识自由多做一些事情。
在他一生中做过许多事情,这一次或许是个错误,但不能因此就否定他对人类的贡献,无论是网络技术标准,编程方法,还是知识共享协议。
逝者已矣,请给他一点尊敬。——鹤仙人

到底是他错了,还是制度错了,这是一个全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
或许他用错误的方式,做着正确的事情。——鹤仙人

即使是学术论文也只是一种运行模式而已。每个人想无偿地获得东西是不可能的。除了这流动不息的空气,我想不出有什么是全人类所共有的东西。即使标榜如此,实际也完全不一样。——faultmee

看来是挖了个不小的坑,不过多探讨一些这样的问题,还是很有意义的。——鹤仙人

个人认为,哪些东西应该是public的,哪些不应该是,是社会形态决定的。相关的体系比如专利、著作是人类文明进步到目前的基石,有它存在的价值意义。
当然,事物是发展的,激进的做法会引起反思,挺是好的。我想可以做的是,在现有的稳定体制下,做些启发性的工作。
reddit不就是一个革新么?——BIAOBIAO齐

这家伙还是很厉害的,去年这个时候崇拜他。他不仅参与了CC制定, 还写了web.py,参与了Markdown和Rss的制定,搞了reddit。而且去年他参与发起的SOPA真心让我觉得澎湃,某种程度上也突然让我对开源的兴趣大增。
我不对他窃取学术论文发表意见,因为这件事情他基本上丧失了所有自由,最后崩溃自杀,我觉得需要鄙视下美帝的种种。——Daniel黑头

linux爱好者的理想主义气质暴露无遗。。。。。。。
同学们,你办个杂志,招了批人,工资从哪来?别人投了稿要审稿,钱从哪来?没钱不审稿,谈什么优秀论文。一个期刊会议里垃圾如云,你的优秀研究成果有人能看到?
学术期刊根本就卖不出去几本,又不是畅销书,你想要靠这几本回本,便宜的了有鬼了。
所以订阅价格才如此高昂(但其实作者主页都下得到的,如果你真的是看过论文的话应该知道)
现在审稿基本都是不收审稿费的,如果要收你审稿费的话,诸位又要说了,科研成果就是应该分享给全世界的,你这个无耻之徒居然用高昂的审稿费阻止我向世界分享我的成果,难道我没钱,我就不能科研了?我必须把你打倒——CO

又有新的声音加入进来了。
不过曾看过一些生命科学的杂志,据说还是挺有名的。他们就是投稿人付费发表,而读者可以在网站上获取免费的内容。因此,公有模式并非是不存在的,也并非是不现实的。
这 更是一个环境产生的问题,在中国,这个领域还处于刚刚开化的时期;而在国外,新的模式和理念已经成长起来了。就像维基百科,维基物种,或是新的维基数据, 这些共有领域的知识媒体并非新的创意。只是因为在中国这个环境下,大家只能想到以商业方式获利。而这种分享模式缺乏生存的土壤。
archive.org不就是个例子吗?还有古腾堡计划。他们成功了,证明这件事并非是一场空谈。只是在中国,我们还缺少条件,比如法律、制度、市场、社会意识。——鹤仙人

但是你不能要求所有的杂志期刊都弄成所谓的分享模式。所谓的分享模式在国外也是主流?我看不见得。他的存在在激励像lz你这样的支持者外,同时必然也会打击部分人的积极性。
你说的维基XX,靠的也都是志愿模式,所谓的共有模式说白了都是志愿。你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认同这样的价值观。
而且分享模式就一定是好的吗?当然我不否认他的优点,但是如果所有的期刊、杂志都以这种模式,我觉得简直是灾难,不仅仅是对杂志本身,也是对读者。归根到底,做什么事,必须先保证不能断人食粮——流莹

就像杭州的博物馆,超过90%都是免费供人参观的。他们并没有断谁的食量。
或许维基百科断了大英百科的食量,但这只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大英百科不能继续为世界提供更新更全,更容易获得的内容了。
知识,教育和医疗,这种公共性质的事业并不同于普通的商业活动。因为他们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所以很多国家会有免费的教育,免费的课本,免费的图书馆,免费的医疗。这不是一个断谁活路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事业。
新的思想难免造成冲击,有质疑和批评。但新的思想还在发展。——鹤仙人

审稿还审稿费呢,现在的论文,排版是作者自己排,审稿全是领域内专家“自愿”被抓来审,编辑部就做点啥事还搞 得天价许多大学都负担不起,发起抵制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原本以前学术交流不方便出版社的存在是为了促进学术交流;而现在网络上的交换如此发达,而那 些 publisher 只是考虑自己的腰包而已,许多 publisher 现在在做的事情完全只是在阻碍交流而已。现在许多领域内的 Open Access 的学术期刊都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这也是未来的趋势。
Aaron Swartz 的事情是个悲剧,jstor 都已经撤销了起诉,结果美国政府非要提起公诉,现在他的自杀引起了很大的风波,也算是引起更多的公众注意和讨论这些问题了。——pluskid

作者论文发表出来,最大的希望就是让更多的人能看到而已,从作者的角度来看,当然是要分享。publisher 在这里到底是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http://arxiv.org/ 现在许多学术论文发表之前(特别是在数学领域)都会直接传到 arXiv 上
http://jmlr.csail.mit.edu/ JMLR, 目前 Machine Learning 最好的期刊,Open Access,它的发起就是为了抵制当时封闭的 journal ( 8g 可以见这里: http://blog.pluskid.org/?p=842 )
http://www.plosbiology.org/ Bio 的 Open Access Journal
cost of knowledge: http://thecostofknowledge.com/  对于 Elsevier 的 protest ,建议读一下它页面上的 Statement of Purpose,可以对学术出版这行到底怎么回事有点了解——pluskid

确实如此 现状是在向着公开免费的方向进行的——瞎逛

在这场风波中,中枪的不只是journal,更有美国司法部,版权法案,社会意识,甚至美国国家制度。
这些问题现在有,原来也有。Aaron将它们从黑暗角落挖出来,公众才有了这样一个机会,重新思考这些问题。——鹤仙人

另一种未来

未来,机器人会比人类更美丽,帅气,可爱,而不再是一堆冷冰冰的机器。

专访高桥智隆

机器人设计师高桥智隆和他的机器人。
机器人设计师高桥智隆和他的机器人。

日本的工业机器人科技可谓全球称冠。但是高桥智隆–这位在机器人开发领域正受到世界瞩目的创作者–却预言道今后诞生的机器人将不再只用于军事或工业等的技术型机器人,而是会出现不断创造“新文化”的机器人。对,就像大家熟悉的“铁臂阿童木”一样,这些机器人将成为我们的朋友,时刻陪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请问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创作机器人这份工作?

我自小就非常喜爱制作。小的时候是搞各种手工制作,上了大学后便自己制作了钓鱼卷线盘。当时甚至以此找一家开发钓鱼器材的公司工作。但塞翁失马焉知祸 福,第一志愿的厂家没录用我,我便决定重新考大学。入学后开始集中创作机器人。当时创作机器人被看作是创作的顶峰。那时的机器人因为都是供研究使用的,所 以都硬生生的,没有什么人味儿,在普通人眼里就像是一堆废铜烂铁而已。于是我便开始考虑按照自己的喜好,制作帅气可爱的机器人。

听说您的代表作品“Chroino”在美国也受到了高度评价。

以往的双足步行机器人都只能弯着膝盖往前走。这种走路方式总让人觉得别扭,好像“扭伤了腰的人”一样。而“Chroino”采用了名为“SHIN-Walk”的技术,走路时可以伸直双膝。
这种走路方式以及具有亲和力的造型获得了美国《时代周刊》和《科技新时代》的高度评价。这两点也是我本人非常坚持的地方,因为我觉得机器人的制作需要有某种恰到好处的平衡感。虽然是机器但是又有人味儿;虽然造型很酷但是又让人觉得可爱……就像这种感觉吧。我在制作过程中始终很在意这种平衡感觉。

据说在各地的演讲会上,您制作的机器人都大受好评。

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迎来机器人普及的时代,大概每家一台或者一人一台这个样子吧。那时候主要的购买层可能会是现在的孩子或学生。我现在向他们展示机器人的造型或概念,就有可能是在为将来培养更多的消费者。
在日本或美国开演讲会,常常会变成一种技术评论会,而到印度或巴西等国去进行演讲,会场气氛则会异常活泼热烈。从这种意思上讲,越是没有成见,越是容易接受机器人的娱乐性质。

您是说将机器人和娱乐联系在一起……

对,就是那种让生活轻松愉快的娱乐。在日本开发机器人,总是免不了落入“家电产品”的思考范畴,比如说“消费者能接受的价位是多少?”,“消费者希望机器人能帮着做什么家务?”
我希望我开发的机器人就好像家庭影院或者高档音响那样,成为拥有大量梦想和憧憬等要素的娱乐工具。销售场所也不是家电批发店,而是向LEXUS轿车经销店那样让人充满期待的高档场所。
拿 电脑和手机来说,它们的价格或者功能等要素都是开发以后才附加上去的,真正推动它们得到普及的应该还是众多消费者的期待,大家都认为“如果有了电脑或手 机,我就能做很多有趣的事情”。而电脑和手机一旦得到普及,电子邮件、网聊和网购等新的文化也应运而生。同样,如果无法创造崭新的生活方式,机器人也不会 得到普及,不会给人们带来新的梦想。正因为如此,我在制作机器人时格外注重流行造型。

看来不光是技术和功能,造型也是机器人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

造型不好的工业产品其大多数性能也不好。如果在设计上下足了功夫,自然就不会忽略造型。造型不好的产品大多都是因为设计马虎的缘故。我非常在意自己产品的造型,而且对作品的展示方式也非常注重。
世界各地有很多科学馆邀请我去展示机器人,对此我当然非常高兴,但其实我很想展示的场所是像现代美术馆之类的地方。
现在在演示机器人时经常会一边解说一边演示,比如“是这个计算机操纵着每一个发动系统……”之类的,我希望能换种方式,比如说配合舞蹈表演,搞一些吸引人的演示方式。

最后请问现在的工作让您觉得很有意义的地方是哪里?

应该说是能够获取各种信息吧。不仅在机器人方面总有新的策划进来,还经常能遇见企业家或音乐人等不同领域各具风格的人物。各种信息汇聚碰撞便能诞生出许多新鲜有趣的点子,预示出一个又一个新的可能性。

左 / Chroino 右 / FT (Female Type)
左 / Chroino 右 / FT (Female Type)

“Chroino”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100件最酷的发明”。对以往机器人的大胆革新让“SHIN-Walk”获得了更接近人类的 行动方式。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出四肢活动更为柔软的“FT(Female Type)”。她不仅会走猫步,声色也富有变化,富有更多女性魅力。

Wikibooks 2012

首页的微调整理,更新了推荐内容,改进排版,适应移动版视图,未来,首页应该还会改进;整理书架,将新内容增补到图书馆,数学和自然科学部分系统化,其它部分也进行了归类,书架整理工作还没完成;补充模板,新建了许多User box模板和Ambox衍生模板,实用为主;清理内容,大部分残留的不合适内容,如侵权、广告、错误重定向等被清除;开通IRC,IRC正式注册了,虽然很少有用户访问;教科书引进,引入了一些公有领域的原创作品,来自其他wiki或者开放计划;重启未完成的教科书,将它们补充完整,优化改良;完善项目页面,关于、欢迎、社区等页面都已经扩充改版。–Guoyunhebrave (留言) 2013年1月15日 (二) 14:25 (UTC)

Aaron Swartz

Aaron Swartz为什么而死?那不是失败或者结束,是抗争的开始。他为人类的自由和未来做出了贡献和牺牲,我们怀念他。